TsingtaoAI为华南某财经高校交付AI实验室建设项目

 

近日,TsingtaoAI公司为广东省某财经高校商科相关专业交付AI实验室建设项目。本项目是一套面向企业数字化转型需求、以Intelligent Document Analysis为核心的复合型教学系统。该实验实训项目涵盖了从理论、训练到应用实践的完整闭环,目标是培养具备实际操作和业务理解能力的“人工智能+X”复合型人才。

该项目的核心交付组件分为四大系统模块,确保了教学内容的全面性与实践深度:

 

1.高性能教具系统:

包括用于静态文档识别的“识图智能眼”和用于动态工业场景实训的“智能分拣设备”,提供工业级仿真环境。

 

智能分拣设备(OCR一分四设备)

识图智能眼

智能文档分析平台:采用百度智能云TextMind平台,作为低代码AI模型训练、管理与部署的核心基座。

2.多模态AI算法基座:

依托百度领先的ERNIE预训练大模型技术,特别是专精文档理解的ERNIE-Layout模型,保障算法的技术先进性。

 

3.“AI+X”复合型实训课程体系:

构建了包括《物流供应链》、《财务智能化》、《智慧金融》和《信息管理智能化应用实践》在内的四大跨学科应用课程,总课时不低于54课时,实现技术与业务的深度融合。

 

本项目以市场需求旺盛、且技术复合性极高的“AI智能文档分析”能力作为教学切入点,垂直赋能物流、财务、金融、信息管理四大关键产业方向。这种设计实现了SOTA级大模型到TextMind平台操作再到教具与行业案例模拟的端到端闭环教学,有效弥补了高校在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上的不足。因此,TsingtaoAI的方案不仅是一套实验设备,更是一套高品质、高质量的复合型人才培养战略平台。

TextMind智能文档分析平台是该解决方案的软件核心。它基于业界领先的预训练大模型,提供了一站式、低代码的开发产线,旨在为高校师生提供文档分析领域的关键组件能力和应用能力。

A. TextMind的产品定位与技术优势

TextMind采用了基于ERNIE-Layout的布局知识增强文档预训练大模型。这一模型创新性地将文本、布局和图像信息进行跨模态联合建模。正是凭借这一技术优势,TextMind的多模态DocKV模型能够在复杂的文档理解任务中达到SOTA效果,并在DocVQA和SROIE(票据文档信息抽取)等国际权威榜单上登顶榜首。这为实训提供了具备工业级和国际顶尖水平的算法底座。

 

B. 平台六大核心功能模块与实训价值

TextMind平台提供了完整的文档智能化处理能力,这些功能模块直接对应了实训课程中的关键实践环节:

  • 数据标注与模型训练:平台提供从标注任务创建、数据上传、指定标注员、到标注审核/发布数据集的端到端管理界面。学生可以利用TextMind进行小样本标注,并进行模型Finete-tune和调优,以得到符合特定场景的领域自适应模型,掌握AI模型全生命周期的工程实践。

  • 文档格式解析:TextMind集成了10余种不同格式的文档读取功能,并支持复杂的版式文档的布局解析,能识别页眉、页脚、分栏、表格等版式要素。这确保了实训数据源的广泛性和真实性。

  • DocKV:平台通过对OCR识别结果的分析,结合语义特征和百度NLP技术,对用户自定义的要素字段进行高精度抽取。这一能力摆脱了传统OCR方案对固定位置的限制,是实现票据和合同自动化处理的核心技术,能够直接应用于物流单据、银行回单的结构化处理。

  • 文档标签与分类:TextMind支持对文章内容进行深度分析,输出关键词标签和分类标签。它预置了金融、办公、教育、物流等38个垂直领域关键词挖掘能力,以及26个主流类别的自动分类能力。学生可通过此功能实现文档的自动化归档、元数据提取和知识管理,提升信息管理的效率。

  • 文档内容比对:该功能能精准识别文档内容差异点,支持分钟级自动列出差异列表。其先进之处在于,它能识别分块、分栏等复杂布局,支持表格内容比对,甚至能识别水印、盖章等图层信息,并支持长文档跨页比对。这对于金融和财务实训中模拟合同审核、防篡改等高风险场景至关重要。

  • 文档内容审查:平台预置了合同领域的审查规则知识库,涵盖33个要素和26种条款的预设审查规则,支持灵活的规则配置和语义扩展。通过配置审核规则,学生可以实现在合同、票据、单证中的合规性审查、风险点自动提示和文字纠错等实战任务。

C. 关键技术支撑:TextMind平台核心技术栈与实训价值映射

该解决方案的系统架构遵循“训练-部署-实践-反馈”的教学闭环逻辑,确保了理论与实践的深度融合。

A.解决方案的整体架构(TextMind-教具对接)

TextMind平台在架构中充当核心枢纽,提供AI能力的生产环境:它负责数据采集后的数据标注、模型训练和模型服务部署。而识图智能眼和智能分拣设备则作为实战终端和数据采集终端。学生在TextMind上训练的AI模型,可以通过接口一键部署到教具上,进行实时推理和实践效果评估。这种架构设计的关键优势在于,它将教学从纯粹的软件模拟提升到软硬一体的物理实践,使学生能够亲身感受AI模型在真实世界硬件环境中的运行效果。

 

B.实训闭环的端到端逻辑

实训流程被设计为一套完整的Data-to-Action闭环:

  • 数据采集与标注:学生利用智能分拣设备采集分拣线上的图像,或使用识图智能眼采集政务/票据文档图像。这些真实数据随后被上传至TextMind平台,利用平台的智能标注或小样本标注功能进行处理。

  • 模型训练与调优:学生在TextMind上基于采集的行业数据对ERNIE-Layout进行微调,创建出特定领域的识别模型(如用于分拣的包裹标签识别模型,或用于财务的增值税发票识别模型)。

  • 服务部署与实战:训练完成的模型服务被快速部署到智能眼或分拣机上,学生可配置分拣参数或识别参数,进行业务流程模拟。

  • 效果评估与反馈:在教具实战中,学生可以观察模型在动态场景(如调整履带速度)或复杂文档场景中的表现,实时评估模型效果。平台提供的可视化分析功能指导学生发现应用问题,如物体运动问题、目标残缺问题或分拣效率问题,从而明确模型调优的方向和策略。

 

该解决方案的系统架构遵循“训练-部署-实践-反馈”的教学闭环逻辑,确保了理论与实践的深度融合。

A.识图智能眼(WG-BX10)

识图智能眼定位于文档电子化场景的核心教具,主要用于实训OCR技术中最核心的应用:卡证、票据的扫描、识别和关键信息提取。

  • 核心功能与技术:设备支持对接云端AI模型服务或本地部署OCR离线SDK模型,实现单机离线文字识别。它具备自动扫描、自动聚焦、实时图像获取的能力,并支持识别结果的可视化呈现和结果保存,方便学生进行模型训练效果的快速评估。

  • 硬件参数:采用四核1.8G主板,2G内存,800万像素摄像头,最大分辨率达$3200 \times 2400$,屏幕为10.1寸IPS屏(分辨率$1920 \times 1080$)。拍摄范围涵盖A4到A7等证件类文档。

  • 实训价值:该设备模拟了政务办事、窗口业务办理、档案资料管理和企业文档电子化等场景。实训内容包括不低于16课时的基础课程,重点是让学生了解并解决真实业务扫描中常见的文档版式问题、光照问题、以及方向问题等。

B. 智能分拣设备

智能分拣设备定位于物流仓储分拣场景的典型应用教具,用于实训复杂的、涉及动态图像识别和机械控制的工业流程。

 

  • 核心功能与技术:设备采用四路分拣规格。它支持本地/云端OCR模型服务对接,并利用识别结果进行分拣。分拣机具备重量感应功能和条码识别功能。学生还可以手动配置控制系统参数,如调节变速履带的运动速率。

  • 硬件参数:为了应对动态、高速的识别需求,该设备配置了高性能主机,工业相机。

  • 实训价值:该设备提供了完整的物流机械教学系统,用于模拟快递物流分拣、书籍印刷质检、工业零件分拣等多种复杂场景下的分拣实践。实训的重点在于掌握在动态分拣场景中面临的实际问题解决思路,如物体运动、多方向、目标残缺、以及分拣性能效率优化等。该设备是四大应用实践课程的重要实战平台。

C. 教具技术规格与教学目标对比

教具硬件配置参数远超普通教学设备,具备高精度、高速度的工业级仿真能力。这种高仿真度对于解决应用实践课程中提出的“分拣性能效率问题”等真实工业挑战至关重要,确保学生实训成果可以直接映射到未来工作场景中的AI部署和运维。

该解决方案的课程体系设计体现了对复合型人才培养的系统性规划。基础实训系统(共32课时,包括AI智能分拣和AI智慧眼识图)聚焦于OCR基本原理、深度学习模型实例和项目实战环境配置 (1)。在此基础上,四大核心应用实践课程(每门不少于54课时)提供了跨学科的深度融合实战。

 

A.核心应用实践课程的四维深度

四大应用实践课程(物流、财务、金融、信息管理)均采用统一的四段式结构(数字化基础/TextMind实战、AI原理/应用、软件集成实践、综合实战项目),确保了教学的系统性和连贯性。课程内容达到了“四维深度”:基础技术、业务场景、系统集成和前沿趋势。

 

  • 《物流供应链智能化应用实践》:

核心内容:基于TextMind的物流专项功能解析,涵盖提单、运单、装箱单、报关单证等结构化处理。

实战亮点:深度实践供应链需求预测模型、物流路径优化模型、以及TextMind与WMS/TMS等物流管理软件的集成对接。前沿部分涉及数字孪生应用和区块链在供应链溯源中的应用。

  • 《财务智能化应用实践》:

核心内容:聚焦财务数字化转型,TextMind在增值税发票、银行回单、采购合同等文档的识别优化。

实战亮点:提供发票自动化报销综合实践(涵盖采集、审核、支付、归档全流程)、AI在财务审计中的应用(异常交易检测、反舞弊模型)。强调ERNIE-Layout在低质量文档优化处理中的应用。

  • 《智慧金融应用实践》:

核心内容:针对金融机构对高安全、高合规性的要求,涵盖证件识别、贷款申请材料处理、信贷合同审查等。

实战亮点:构建智能风控模型、信用评估系统,并进行Odoo合同智能审核的综合实战。前沿技术涉及ERNIE-Finance专项模型、隐私计算技术以及模型风险管理。

  • 《信息管理智能化应用实践》:

核心内容:以BI为核心,TextMind应用于复杂表格识别、商业知识图谱构建、商业报告分析等。

实战亮点:销售预测模型、客户分群技术、竞品文档分析、以及利用KNIME平台进行时空热点分析的综合实战。强调AI伦理与治理、生成式AI应用和数字员工系统等前沿趋势。

B. 应用实践课程结构与课时分配总览

教学目标从理论知识学习,转向培养具备实际交付和运维能力的AI应用工程师。课程中对“低质量文档优化处理”、“异常数据处理”、以及“模型风险管理” 的强调,正是企业实际应用场景中对AI工程师的核心要求。

A. 教学资源的完备性与低门槛设计

为了保障教学质量和实训效果,项目提供了完善的配套资源。每门课程均配备了教案手册、实训手册、教学PPT、视频课程资料,以及最关键的实践源码和训练数据。TextMind平台被设计为低代码AI开发平台,旨在面向不同技术背景的学生提供AI培训。平台支持灵活自定义标签体系和抽取规则,并通过自动化定制系统和工具,满足不同专业对个性化场景的诉求,有效降低了学生的技术门槛,同时提升了教学效率。

B. 实训成果从“学习”到“生产”的跨越

该项目最具前瞻性的设计在于,它使高校拥有了持续生产和迭代AI应用能力的工具。TextMind平台支持从数据标注、模型训练、模型导出到部署的完整流程管理。这意味着高校不仅能利用该平台进行教学,还能持续研发新的文档分析AI服务,并将其快速应用于各种业务系统。这种能力使高校能够从单纯的AI知识学习者,转变为具备AI能力生产和输出的机构,为科研创新、产学研合作和学科建设提供了稳固且可持续的技术底座。

 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Product & Case.

产品与案例